O2O時代起步 京東零售O2O的潛在風險
2014-3-20
昨天,京東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零售O2O戰(zhàn)略發(fā)布會。會議的亮點自然是宣稱的合作便利店有上萬家,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:活動現(xiàn)場京東特意把“O2O”的第一個“O”讓給了線下零售門店的代表去點亮,京東O2O負責人侯毅點亮的是第二個“O”。顯然,這個小小的舉動,表明了京東姿態(tài)放低,同時京東確認了自己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零售企業(yè)”的身份;與此類似,年前記者曾問過京東戰(zhàn)略部的一位朋友,他說他的工作精力已經(jīng)慢慢轉移到了研究國外大型零售商上面。
作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零售商的京東,面臨的問題包括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端的流量瓶頸,也包含零售渠道下沉困難的問題。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并不容易,美國的亞馬遜采取的措施是和線下零售商強勢相爭,引起的是沃爾瑪血拼電商,而梅西百貨、百思買和塔吉特等知名零售商則采取和eBay結盟的方式去對抗亞馬遜。中國電商企業(yè)里面,平臺式的天貓本來和線下零售商有更大的合作可能,但過于自私的行為導致其去年雙十一的O2O活動遭到大范圍抵制。
在解決上述的問題方面,京東不是中國電商霸主,這反倒促成了其行動相對靈活。京東的策略是:堅持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,以較為開放的合作心態(tài)去完成流量開辟和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;具體說來,就是以線上流量+物流配送+信息技術為切入口,采取O2O模式獲取線下流量,和線下門店合作分成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。
戰(zhàn)略初衷:獲取線下流量,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
京東2014年的五大戰(zhàn)略包括O2O和渠道下沉,兩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關系:采取O2O方式進行渠道下沉重要的路徑。和其它電商企業(yè)一樣,京東也有自己的私心:通過線下擴充自己線上、尤其是移動端的用戶量。
這一點幾乎是所有線上企業(yè)的私心:包括微信和線下商家合作O2O,希望把對方的線下會員電子化和線上化,從而擴充自己的用戶量;天貓和線下商家合作時,希望借助易拉寶、桌牌上的二維碼讓原先線下為主的用戶逐漸線上化。京東和這兩大巨頭相比,無論在PC端和移動端,用戶量都要小不少。前面京東公布的招股書顯示,其活躍用戶為3580萬(截至2013年9月31日),客觀地講確實不算高,急需找到更多的用戶。
京東在移動上比阿里面臨的危機更大,一方面是因為需要騰訊抬估值,另一方面是其強烈的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焦慮癥,這兩方面導致京東最終接受了騰訊的投資入股。但即便能得到微信在移動流量上的支持,但好強的京東肯定不愿寄人籬下,其會想方設法去獲取能夠積累到自身平臺的移動流量。比較悲觀的是,中國網(wǎng)民紅利到2013年時就幾乎消耗殆盡,向線下要流量就成為了不二選擇。
另外,京東以模式重著稱,其構建了遍布全國的物流體系,但在二三四線城市確實沒做到理想的地步。現(xiàn)實情況是:渠道每下沉一層,難度會越來越加大,對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。以自營為主的京東采取和便利店合作,不論京東是基于真開放,還是資金資源不足情況下做出的妥協(xié)之計,這種方法方向至少沒有錯。
信息技術切入,共享會員、供應鏈金融、采購體系
各線上巨頭做零售O2O時,會基于自身的優(yōu)勢尋找一個切入點。比如微信的支點是移動社交客戶關系管理,這個對商家拓展新會員,維護客戶關系非常有吸引力;阿里的切入點是支付,可以使商家節(jié)省成本(收費比傳統(tǒng)POS更低),提高效率(可減少收銀臺排隊)。對于京東來說,其自主的PC端支付剛起步,移動端客戶關系管理的屬性遠未成型。
京東物流配送能力突出、能給商家提供本地極速配送服務,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;另外,京東的信息技術能力不錯,京東要做零售O2O會為線下店改造信息系統(tǒng)、商品系統(tǒng)、供應鏈系統(tǒng)、支付系統(tǒng)以及會員體系,這些對線下商家來說有吸引力。物流配送、信息技術對京東來說是兩個不錯的切入點,但商家更加關注的是提高實際銷售、獲得盈利和拓展新客戶,因此京東還得在這些方面提供價值。
在幫助線下門店提升銷售方面,京東做的“犧牲”是向商家分享其線上流量,按地域城市把精準用戶導到合作門店在京東的線上店鋪上。前面京東和太原唐久便利店的合作,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京東給后者每日帶去的訂單量上千單,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,唐久便利店的負責人也因此在昨日的活動幫京東站臺,很有示范效應。
但訂單量的增多并不一定代表利潤的提升,要處理分散的訂單,有時候付出的成本會大于銷售額本身。所以,如果京東僅僅給門店帶去一些訂單,這顯然不夠,商家最終追求的是盈利。而要實現(xiàn)盈利,從采購端降低進貨成本非常重要。京東開放采購體系,聚合力量去獲得更大的采購談判權,可以給門店帶去實惠。另外,很多門店尤其是便利店,商品SKU數(shù)量有限,幫助它們以虛擬庫存+電子貨架在有限的空間售賣更多貨品(比如生鮮),京東承擔整體采購和倉儲配送服務降低門店的壓力,這樣能實現(xiàn)雙方的共贏。
除了關心能否賺錢,線下門店還關心會員拓展和會員管理。京東自己有一個規(guī)模不錯的用戶池,這對線下門店十分有吸引力。包括會員管理在內(nèi)的線上線下統(tǒng)一管理方面,中國零售行業(yè)各商超的ERP標準不同,要對接難度不小;微信可以給大型連鎖定制開發(fā)接口,但對很多中小門店服務不夠。推動線上線下對接,除了線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企業(yè)推動外,線下ERP軟件商自身的變革也非常關鍵,京東的方法是采取拉入一批主流的軟件廠商合作,讓他們成為O2O環(huán)節(jié)中積極主動的“2”。
支付困境
普哥曾記者發(fā)布過題為《三問京東O2O戰(zhàn)略》的文章,對京東能否用物流撐起O2O戰(zhàn)略提出質疑,數(shù)月后的今天,京東的O2O戰(zhàn)略更加清晰,但依然面臨同樣的問題需要解決:
利益沖突首先表現(xiàn)在雙方對用戶的搶奪上,如前文所述,京東想把線下門店的用戶變成其移動端用戶,而線下門店也想把京東的線上用戶變成自己的線下用戶,雙方相互合作又相互提防。而京東引以為豪的開放物流配送系統(tǒng),線下門店能否接受還存疑;和用戶的見面是產(chǎn)生用戶黏性的最好環(huán)節(jié),最后的配送主導權掌握在誰手里,誰就有可能謀取私利,這需要合作雙方在加強互信的基礎上進行制度建設。此外,京東依然面臨自營和平臺的沖突,便利店售賣的商品是高頻消費品類,京東不愿輕易放棄自營,但這類商品同時客單價較低、利潤薄,不宜完全獨立自營,中間的微妙需要妥善處理。
另外,京東的零售O2O起始于便利店,昨天(2014年3月18日)京東零售O2O公布的三條線包括:小店模式(便利店、藥店),生鮮模式(標超、大賣場)、品牌專賣連鎖(服裝、鞋帽、箱包、家居家裝),這種看似大而全的包容,實則顯得不夠專注。便利店做O2O,擴充虛擬品類,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去搶超市甚至大賣場的生意;而超市和大賣場如果把物流配送響應速度提升,加上價格上的優(yōu)勢,在某種程度上是打壓便利店。京東要照顧好各方,難度不小。
最后,移動O2O時代,PC端作用在降低,而在移動領域京東的短板明顯;在O2O兩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社交分享和支付方面,京東也沒有優(yōu)勢。京東是可以幫助門店去打通社交平臺,但這些平臺并不掌握在京東手里,打通后門店形成的是對社交平臺而不是對京東的黏性。在支付這個更加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京東的網(wǎng)銀在線上缺少生態(tài),在線下缺少滲透。雖然二維碼支付近期被叫停,但隨著金融改革的推進,放開的可能性很大,微信和支付寶已經(jīng)迅速在布局,京東還在起跑線徘徊。
回過頭來總結一下,京東把自己定位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零售商,突出零售屬性,有心態(tài)也有動作去促成線上線下共贏,這值得贊揚;目前,學習亞馬遜的京東并沒有像亞馬遜那樣成為線下零售商眼中的“全民公敵”,但O2O時代剛起步,京東能否做好,是否有心胸真正去幫助線下還有待后續(xù)觀察。
作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零售商的京東,面臨的問題包括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端的流量瓶頸,也包含零售渠道下沉困難的問題。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并不容易,美國的亞馬遜采取的措施是和線下零售商強勢相爭,引起的是沃爾瑪血拼電商,而梅西百貨、百思買和塔吉特等知名零售商則采取和eBay結盟的方式去對抗亞馬遜。中國電商企業(yè)里面,平臺式的天貓本來和線下零售商有更大的合作可能,但過于自私的行為導致其去年雙十一的O2O活動遭到大范圍抵制。
在解決上述的問題方面,京東不是中國電商霸主,這反倒促成了其行動相對靈活。京東的策略是:堅持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,以較為開放的合作心態(tài)去完成流量開辟和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;具體說來,就是以線上流量+物流配送+信息技術為切入口,采取O2O模式獲取線下流量,和線下門店合作分成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。
戰(zhàn)略初衷:獲取線下流量,實現(xiàn)渠道下沉
京東2014年的五大戰(zhàn)略包括O2O和渠道下沉,兩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關系:采取O2O方式進行渠道下沉重要的路徑。和其它電商企業(yè)一樣,京東也有自己的私心:通過線下擴充自己線上、尤其是移動端的用戶量。
這一點幾乎是所有線上企業(yè)的私心:包括微信和線下商家合作O2O,希望把對方的線下會員電子化和線上化,從而擴充自己的用戶量;天貓和線下商家合作時,希望借助易拉寶、桌牌上的二維碼讓原先線下為主的用戶逐漸線上化。京東和這兩大巨頭相比,無論在PC端和移動端,用戶量都要小不少。前面京東公布的招股書顯示,其活躍用戶為3580萬(截至2013年9月31日),客觀地講確實不算高,急需找到更多的用戶。
京東在移動上比阿里面臨的危機更大,一方面是因為需要騰訊抬估值,另一方面是其強烈的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焦慮癥,這兩方面導致京東最終接受了騰訊的投資入股。但即便能得到微信在移動流量上的支持,但好強的京東肯定不愿寄人籬下,其會想方設法去獲取能夠積累到自身平臺的移動流量。比較悲觀的是,中國網(wǎng)民紅利到2013年時就幾乎消耗殆盡,向線下要流量就成為了不二選擇。
另外,京東以模式重著稱,其構建了遍布全國的物流體系,但在二三四線城市確實沒做到理想的地步。現(xiàn)實情況是:渠道每下沉一層,難度會越來越加大,對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。以自營為主的京東采取和便利店合作,不論京東是基于真開放,還是資金資源不足情況下做出的妥協(xié)之計,這種方法方向至少沒有錯。
信息技術切入,共享會員、供應鏈金融、采購體系
各線上巨頭做零售O2O時,會基于自身的優(yōu)勢尋找一個切入點。比如微信的支點是移動社交客戶關系管理,這個對商家拓展新會員,維護客戶關系非常有吸引力;阿里的切入點是支付,可以使商家節(jié)省成本(收費比傳統(tǒng)POS更低),提高效率(可減少收銀臺排隊)。對于京東來說,其自主的PC端支付剛起步,移動端客戶關系管理的屬性遠未成型。
京東物流配送能力突出、能給商家提供本地極速配送服務,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;另外,京東的信息技術能力不錯,京東要做零售O2O會為線下店改造信息系統(tǒng)、商品系統(tǒng)、供應鏈系統(tǒng)、支付系統(tǒng)以及會員體系,這些對線下商家來說有吸引力。物流配送、信息技術對京東來說是兩個不錯的切入點,但商家更加關注的是提高實際銷售、獲得盈利和拓展新客戶,因此京東還得在這些方面提供價值。
在幫助線下門店提升銷售方面,京東做的“犧牲”是向商家分享其線上流量,按地域城市把精準用戶導到合作門店在京東的線上店鋪上。前面京東和太原唐久便利店的合作,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京東給后者每日帶去的訂單量上千單,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,唐久便利店的負責人也因此在昨日的活動幫京東站臺,很有示范效應。
但訂單量的增多并不一定代表利潤的提升,要處理分散的訂單,有時候付出的成本會大于銷售額本身。所以,如果京東僅僅給門店帶去一些訂單,這顯然不夠,商家最終追求的是盈利。而要實現(xiàn)盈利,從采購端降低進貨成本非常重要。京東開放采購體系,聚合力量去獲得更大的采購談判權,可以給門店帶去實惠。另外,很多門店尤其是便利店,商品SKU數(shù)量有限,幫助它們以虛擬庫存+電子貨架在有限的空間售賣更多貨品(比如生鮮),京東承擔整體采購和倉儲配送服務降低門店的壓力,這樣能實現(xiàn)雙方的共贏。
除了關心能否賺錢,線下門店還關心會員拓展和會員管理。京東自己有一個規(guī)模不錯的用戶池,這對線下門店十分有吸引力。包括會員管理在內(nèi)的線上線下統(tǒng)一管理方面,中國零售行業(yè)各商超的ERP標準不同,要對接難度不小;微信可以給大型連鎖定制開發(fā)接口,但對很多中小門店服務不夠。推動線上線下對接,除了線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企業(yè)推動外,線下ERP軟件商自身的變革也非常關鍵,京東的方法是采取拉入一批主流的軟件廠商合作,讓他們成為O2O環(huán)節(jié)中積極主動的“2”。
支付困境
普哥曾記者發(fā)布過題為《三問京東O2O戰(zhàn)略》的文章,對京東能否用物流撐起O2O戰(zhàn)略提出質疑,數(shù)月后的今天,京東的O2O戰(zhàn)略更加清晰,但依然面臨同樣的問題需要解決:
利益沖突首先表現(xiàn)在雙方對用戶的搶奪上,如前文所述,京東想把線下門店的用戶變成其移動端用戶,而線下門店也想把京東的線上用戶變成自己的線下用戶,雙方相互合作又相互提防。而京東引以為豪的開放物流配送系統(tǒng),線下門店能否接受還存疑;和用戶的見面是產(chǎn)生用戶黏性的最好環(huán)節(jié),最后的配送主導權掌握在誰手里,誰就有可能謀取私利,這需要合作雙方在加強互信的基礎上進行制度建設。此外,京東依然面臨自營和平臺的沖突,便利店售賣的商品是高頻消費品類,京東不愿輕易放棄自營,但這類商品同時客單價較低、利潤薄,不宜完全獨立自營,中間的微妙需要妥善處理。
另外,京東的零售O2O起始于便利店,昨天(2014年3月18日)京東零售O2O公布的三條線包括:小店模式(便利店、藥店),生鮮模式(標超、大賣場)、品牌專賣連鎖(服裝、鞋帽、箱包、家居家裝),這種看似大而全的包容,實則顯得不夠專注。便利店做O2O,擴充虛擬品類,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去搶超市甚至大賣場的生意;而超市和大賣場如果把物流配送響應速度提升,加上價格上的優(yōu)勢,在某種程度上是打壓便利店。京東要照顧好各方,難度不小。
最后,移動O2O時代,PC端作用在降低,而在移動領域京東的短板明顯;在O2O兩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社交分享和支付方面,京東也沒有優(yōu)勢。京東是可以幫助門店去打通社交平臺,但這些平臺并不掌握在京東手里,打通后門店形成的是對社交平臺而不是對京東的黏性。在支付這個更加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京東的網(wǎng)銀在線上缺少生態(tài),在線下缺少滲透。雖然二維碼支付近期被叫停,但隨著金融改革的推進,放開的可能性很大,微信和支付寶已經(jīng)迅速在布局,京東還在起跑線徘徊。
回過頭來總結一下,京東把自己定位為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零售商,突出零售屬性,有心態(tài)也有動作去促成線上線下共贏,這值得贊揚;目前,學習亞馬遜的京東并沒有像亞馬遜那樣成為線下零售商眼中的“全民公敵”,但O2O時代剛起步,京東能否做好,是否有心胸真正去幫助線下還有待后續(xù)觀察。
回復 267603 到 家紡網(wǎng) 微信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(fā)到朋友圈哦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(fā)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天貓"雙十一"家紡/服裝/家具等熱銷排名
11月12日凌晨,天貓2014年"雙十一"大促終于落下帷幕。今年"雙十一"支付寶的總成交金額達到571億元,無線端成交占...
“騰百萬”做電商:“玩淘寶”還是“烏托邦”
2014年8月29日,萬達、百度、騰訊在深圳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,進軍電商市場。騰訊有人,百度把這...
亞馬遜入華十年:沉睡巨人的崛起
十年之前,亞馬遜以一個“賣書的”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,并迅速擴張互聯(lián)網(wǎng)電子商務的核心業(yè)務。從最長的河流到最短的域名,現(xiàn)如今...
世界杯營銷 電商能做什么?
6月注定是屬于世界杯的。即使是時差大大不利于中國上班一族,世界杯話題仍然成為圈里群里的必備問候語。職場上最接地氣的段子應...
家紡要上線渠道管控是關鍵
家紡要上線,問題的根源在于,電子商務已經(jīng)走過了野蠻生長的階段,現(xiàn)在它必須被納入到正規(guī)的渠道管理體系里面去。這是接下來品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