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銷洗腦科學的“先進性”
作者:梁健航 2013-11-14
作為一個消費者,同時也是身處品牌戰(zhàn)線超過20年的專業(yè)營銷者,美國人馬丁•林斯特龍在2011年對自己進行了一次為期一年的有趣實驗—戒掉品牌,以消費者的名義“絕食”,在一年之內(nèi)不買任何品牌產(chǎn)品,試圖證明,在當今這個充斥著營銷和廣告的世界,我們是有可能抵抗消費文化的誘惑的,F(xiàn)代人只需要一點自律和意志力,就可以讓自己習慣于身邊所有誘導性的營銷,不為廣告和品牌所動。
然而6個月后,馬丁因為出差時行李丟失,不得不在當?shù)刭I了一件紀念品T恤,從此他就像戒煙后的煙民兩次拿起一根煙,“我的癮就像脫了韁的野馬”,“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到幾個月,我都無法停下來,只要你貼個品牌標志,哪怕是在馬路上被軋死的動物我都愿意買”。馬丁意識到,現(xiàn)代人,哪怕是以營銷為業(yè)的專業(yè)人士,都已經(jīng)被品牌洗腦了。這促成了他2013年出版新作《品牌洗腦》,揭露當今西方營銷界既誘人又恐怖的“洗腦”一面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營銷與西方前沿營銷的差距。
我們之所以像毒品成癮一樣對品牌成癮,是因為現(xiàn)代商業(yè)、營銷者、廣告商、零售商已變得越來越狡猾、精明甚至險惡。現(xiàn)代西方營銷界,通過消費者行為學、認知心理學和神經(jīng)科學等現(xiàn)代科學對營銷的介入,對消費者的了解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營銷人員通過掃描消費者大腦,揭開人們潛意識深處的恐懼、夢想、脆弱和欲望。西方營銷人員運用“大數(shù)據(jù)”,挖掘人們留下的各種電子足跡,比如刷會員卡、用信用卡購物,或在網(wǎng)上查看商品。近幾年社交網(wǎng)絡出現(xiàn)后,西方營銷人員從人們的電腦、手機、社交工具里竊取信息,然后通過復雜的算法預測每個人的個性和可能購買的商品。而在中國,營銷人員的實際操作主要依靠經(jīng)驗和感覺,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對營銷的介入才剛剛起步。
西方營銷人的實證精神和專業(yè)主義精神也是讓人嘆為觀止的。以馬丁•林斯特龍寫作《品牌洗腦》的過程為例,為了證明一個營銷學的假設,馬丁確實做到了“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”,對一個點子往往進行大量的驗證工作,除了用半年時間嘗試戒掉品牌,還動用大規(guī)模社區(qū)實驗,采用核磁共振設備探測腦電波等先進技術驗證結論正確與否。比如在研究口碑營銷時,馬丁竟專門設計了一個電視真人秀節(jié)目,挑選一個家庭,深度潛伏在南加州一個高度封閉的小區(qū)里,讓家庭成員暗暗地以口碑傳播的方式向鄰居推銷各種品牌,以此研究口碑傳播的威力。比起這種勞師動眾、殺雞用牛刀的專業(yè)精神,中國大部分營銷人做營銷決策基本上是猜。
而《品牌洗腦》透露的西方營銷人“從襁褓到棺材”的長遠營銷理念同樣讓讀者驚嘆,同時對中國營銷界“一次性交易”的短視心態(tài)感到慚愧。在一些成功的案例里,營銷的長遠性和復雜程度讓人難以想象。世界上最聰明的廠商,甚至把營銷提前到了母胎之中。馬丁在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大部分人對品牌和產(chǎn)品的喜好,其實在7歲之前就已經(jīng)深深地嵌入他們的大腦中。人們使用的第一個牌子,往往會記住一輩子,甚至在母胎之中也能受到品牌的影響。因此,在西方針對嬰兒植入品牌是一種流行的營銷手法。
以菲律賓糖果品牌可比可為例,其分銷商為兒科醫(yī)生及其他醫(yī)生免費提供可比可糖果,讓他們分發(fā)給產(chǎn)科病房的孕婦們。這種做法不僅僅是“給準媽媽們一點甜食”這么簡單。在向孕婦派發(fā)免費糖果的同時,可比可推廣一款新產(chǎn)品—喝起來像糖果味道的咖啡,結果大獲成功。很多媽媽表示,給嬰兒喝一小口可比可咖啡,寶寶就像施了魔法一樣,立刻安靜下來。這是因為寶寶們在母胎之中,口味就受到了母親吃的糖果的影響。問世4年后,可比可咖啡成為菲律賓第三大品牌。
再以女性用品營銷為例。美國很多女性用品廠商面向未成年少女推出“月經(jīng)初潮套裝”,顏色鮮艷的包裝上印有卡通形象和活潑的品牌標志;BonneBell向7歲女孩推銷化妝品,聲稱這個年紀的女孩“已經(jīng)可以熟練地使用唇彩棒”;脫毛品牌奈爾甚至推出“奈爾美女”脫毛膏,面向10~15歲少女,而這些少女很多還沒有發(fā)育成熟。事實上,未成年少女對這些用品的需求并不大,不能為廠商帶來太多的賬面利潤,更多是賠錢賺吆喝。但西方營銷人認為:“年輕女孩是你的第一批品牌用戶。嘗試并抓住這些目標受眾,越年輕越好,這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很重要!倍谥袊,曼秀雷敦等外資品牌早已把洗面奶、青春痘膠、剃須膏、化妝品等在中學甚至小學作為小禮包免費發(fā)放,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品牌植入,不用等多久,這些學生就會成為它的主力消費群體。
為什么在廣東,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要買潘高壽、采芝林的藥品;要用珠江橋牌、致美齋的調味料;要買蓮香樓、陶陶居的月餅;要喝遠航牌、紅荔牌米酒;要吃皇上皇、咀香園的熟食制品……正是因為品牌的認知年齡是影響消費習慣的一個重要因素,舊的東西總是好的東西,舊的東西總能幫助中年人青春煥發(fā)。這不得不讓讀者感嘆,短視的、夸夸其談的營銷做的只是一次性生意,目光長遠的營銷贏得的卻是一代人的依賴和信任。放在普遍浮躁、短視的中國營銷界,打造一個具有長遠影響力的品牌,而不是賺取短期的暴利,其中的經(jīng)驗尤其珍貴。
在科學理性的支持下,《品牌洗腦》為我們揭示了品牌營銷領域很多不為消費者所知,但是卻被大公司品牌團隊早就研究透徹的秘密。營銷者如何才能制定出明智、科學、長遠的營銷策略?這不是一門玄學,中國營銷人不能再像研究厚黑學、風水學一樣故弄虛玄、含含糊糊地搞營銷了。
然而6個月后,馬丁因為出差時行李丟失,不得不在當?shù)刭I了一件紀念品T恤,從此他就像戒煙后的煙民兩次拿起一根煙,“我的癮就像脫了韁的野馬”,“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到幾個月,我都無法停下來,只要你貼個品牌標志,哪怕是在馬路上被軋死的動物我都愿意買”。馬丁意識到,現(xiàn)代人,哪怕是以營銷為業(yè)的專業(yè)人士,都已經(jīng)被品牌洗腦了。這促成了他2013年出版新作《品牌洗腦》,揭露當今西方營銷界既誘人又恐怖的“洗腦”一面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營銷與西方前沿營銷的差距。
我們之所以像毒品成癮一樣對品牌成癮,是因為現(xiàn)代商業(yè)、營銷者、廣告商、零售商已變得越來越狡猾、精明甚至險惡。現(xiàn)代西方營銷界,通過消費者行為學、認知心理學和神經(jīng)科學等現(xiàn)代科學對營銷的介入,對消費者的了解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營銷人員通過掃描消費者大腦,揭開人們潛意識深處的恐懼、夢想、脆弱和欲望。西方營銷人員運用“大數(shù)據(jù)”,挖掘人們留下的各種電子足跡,比如刷會員卡、用信用卡購物,或在網(wǎng)上查看商品。近幾年社交網(wǎng)絡出現(xiàn)后,西方營銷人員從人們的電腦、手機、社交工具里竊取信息,然后通過復雜的算法預測每個人的個性和可能購買的商品。而在中國,營銷人員的實際操作主要依靠經(jīng)驗和感覺,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對營銷的介入才剛剛起步。
西方營銷人的實證精神和專業(yè)主義精神也是讓人嘆為觀止的。以馬丁•林斯特龍寫作《品牌洗腦》的過程為例,為了證明一個營銷學的假設,馬丁確實做到了“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”,對一個點子往往進行大量的驗證工作,除了用半年時間嘗試戒掉品牌,還動用大規(guī)模社區(qū)實驗,采用核磁共振設備探測腦電波等先進技術驗證結論正確與否。比如在研究口碑營銷時,馬丁竟專門設計了一個電視真人秀節(jié)目,挑選一個家庭,深度潛伏在南加州一個高度封閉的小區(qū)里,讓家庭成員暗暗地以口碑傳播的方式向鄰居推銷各種品牌,以此研究口碑傳播的威力。比起這種勞師動眾、殺雞用牛刀的專業(yè)精神,中國大部分營銷人做營銷決策基本上是猜。
而《品牌洗腦》透露的西方營銷人“從襁褓到棺材”的長遠營銷理念同樣讓讀者驚嘆,同時對中國營銷界“一次性交易”的短視心態(tài)感到慚愧。在一些成功的案例里,營銷的長遠性和復雜程度讓人難以想象。世界上最聰明的廠商,甚至把營銷提前到了母胎之中。馬丁在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大部分人對品牌和產(chǎn)品的喜好,其實在7歲之前就已經(jīng)深深地嵌入他們的大腦中。人們使用的第一個牌子,往往會記住一輩子,甚至在母胎之中也能受到品牌的影響。因此,在西方針對嬰兒植入品牌是一種流行的營銷手法。
以菲律賓糖果品牌可比可為例,其分銷商為兒科醫(yī)生及其他醫(yī)生免費提供可比可糖果,讓他們分發(fā)給產(chǎn)科病房的孕婦們。這種做法不僅僅是“給準媽媽們一點甜食”這么簡單。在向孕婦派發(fā)免費糖果的同時,可比可推廣一款新產(chǎn)品—喝起來像糖果味道的咖啡,結果大獲成功。很多媽媽表示,給嬰兒喝一小口可比可咖啡,寶寶就像施了魔法一樣,立刻安靜下來。這是因為寶寶們在母胎之中,口味就受到了母親吃的糖果的影響。問世4年后,可比可咖啡成為菲律賓第三大品牌。
再以女性用品營銷為例。美國很多女性用品廠商面向未成年少女推出“月經(jīng)初潮套裝”,顏色鮮艷的包裝上印有卡通形象和活潑的品牌標志;BonneBell向7歲女孩推銷化妝品,聲稱這個年紀的女孩“已經(jīng)可以熟練地使用唇彩棒”;脫毛品牌奈爾甚至推出“奈爾美女”脫毛膏,面向10~15歲少女,而這些少女很多還沒有發(fā)育成熟。事實上,未成年少女對這些用品的需求并不大,不能為廠商帶來太多的賬面利潤,更多是賠錢賺吆喝。但西方營銷人認為:“年輕女孩是你的第一批品牌用戶。嘗試并抓住這些目標受眾,越年輕越好,這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很重要!倍谥袊,曼秀雷敦等外資品牌早已把洗面奶、青春痘膠、剃須膏、化妝品等在中學甚至小學作為小禮包免費發(fā)放,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品牌植入,不用等多久,這些學生就會成為它的主力消費群體。
為什么在廣東,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要買潘高壽、采芝林的藥品;要用珠江橋牌、致美齋的調味料;要買蓮香樓、陶陶居的月餅;要喝遠航牌、紅荔牌米酒;要吃皇上皇、咀香園的熟食制品……正是因為品牌的認知年齡是影響消費習慣的一個重要因素,舊的東西總是好的東西,舊的東西總能幫助中年人青春煥發(fā)。這不得不讓讀者感嘆,短視的、夸夸其談的營銷做的只是一次性生意,目光長遠的營銷贏得的卻是一代人的依賴和信任。放在普遍浮躁、短視的中國營銷界,打造一個具有長遠影響力的品牌,而不是賺取短期的暴利,其中的經(jīng)驗尤其珍貴。
在科學理性的支持下,《品牌洗腦》為我們揭示了品牌營銷領域很多不為消費者所知,但是卻被大公司品牌團隊早就研究透徹的秘密。營銷者如何才能制定出明智、科學、長遠的營銷策略?這不是一門玄學,中國營銷人不能再像研究厚黑學、風水學一樣故弄虛玄、含含糊糊地搞營銷了。
回復 263243 到 家紡網(wǎng) 微信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(fā)到朋友圈哦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(fā)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抗“疫”,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,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
疫情當下,眾多家紡企業(yè)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紛紛投入到抗“疫”的激戰(zhàn)中來,悅達家紡作為國內(nèi)知名品牌,走在了行業(yè)的前沿,悅達家...
打破淡季營銷困局
一家中小型家紡公司,銷售淡旺季明顯,年復一年的波動性營銷軌跡給企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不小的羈絆,如何才能改變這種“半年夠吃半年餓肚...
品牌,你過節(jié)了嗎?
網(wǎng)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(jié)運動還在繼續(xù)。京東“6·18”大促首輪數(shù)據(jù)公布,6月18日全天下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%。去年6...
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
對于一個計劃開拓地區(qū)市場或者全國市場的行業(yè)企業(yè)來說,參展可以較快的提升知名度、獲得新客戶,起到迅速推廣市場的作用。然而,...
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(fā)用戶的購買欲
購買力是偽命題,購買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,關于購買力與購買欲的談論研究已經(jīng)深入人心了,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購買欲望,...